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服务 > 综合企业服务

中科凡语

  • 公司名称:北京中科凡语科技有限公司
  • 项目描述:中科凡语2018年孵化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是一家机器翻译及多语言信息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3号51号楼10层1006
成立时间:2018-05-08
企业发展阶段:已获A轮
创始人:周玉
管理团队:周玉 刘鹏 成泊翰 韩延超 李小青 王超英 吴智勇 向露
融资情况:

  2018年9月3日,中科凡语获得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丰厚资本。
  2019年12月25日,中科凡语获得数千万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中科创。

发展历史和介绍:

  北京中科凡语科技有限公司由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团队创立,依托中科院自动化所在人工智能、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深厚积累,面向跨语言、跨领域研究,提供机器翻译系统、多语言信息分析与处理服务与解决方案。其多语言机器翻译和多语言信息分析与处理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公安、军队、航空、科技和商务等多个领域,在用户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团队方面,中科凡语研发团队有9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40余人。创始人周玉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机器翻译、自动摘要、自然语言处理等研究,拥有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学位,曾在在国内外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文章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及横向项目等。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均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并曾作为高级算法工程师就职于阿里巴巴,在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

企业内容:

  中科凡语孵化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团队依托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20余年的技术积累,自主研发了自底向上的自然语言处理各个模块的算法和工具,业已成长为了行业领先的机器翻译及多语言信息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不断发展,人们对人工智能的需求也从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到了以自然语言处理为代表的认知智能的层面。而自然语言处理(NLP)被誉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推动着语言智能持续发展和突破。
 
  全球范围内,目前已涌现一批NLP产品,并已在多个行业进行了渗透和落地应用。根据一份来自whatech的预测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NLP市场将达到134亿美元。从行业来看,Google、Facebook、Amazon等国际巨头公司都在NLP领域投入大量资源,竞争呈现炙热态势。国内知名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头条等也都大量涉足NLP业务。除此之外,还涌现了很多面向特定垂直领域的初创企业。
 
  从技术角度来说,NLP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但从现有理论和技术来说,要实现高质量的NLP产品仍然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从“可用”到“好用”尚有很长的距离,究其主要原因在于NLP领域的各项业务和技术模块都是跟业务领域和业务逻辑高度捆绑,需要根据不同领域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进行高度定制,以满足业务相关需求。
 
  “深度释放信息价值,构建智慧决策系统”,为了破解行业瓶颈,中科凡语以多语言信息服务为宗旨,致力于大数据驱动的全链式多语言信息精准提炼、分析、追踪和服务技术研究。立足面向政府部门和特定垂直领域的多语言信息服务,对海量信息进行抽取、归纳和高层演绎,重建基于多语言大数据分析,算法建模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全新大数据生态体系,创新和创造“内容+用户驱动”新途径,实现海量信息的“浪里淘金”提炼出用户真正感兴趣的信息,真正实现AI赋能、智慧决策,为客户提供跨领域、多语言、多模态机器翻译、信息分析与处理服务与解决方案。
 
  基于团队深厚的资源积累和优异的算法能力,中科凡语能够针对不同行业做深度定制,为国防、航天航空、医疗科技、文化教育等行业赋能。比如,中科凡语为某国际知名航空公司研制的飞机维修日志汉英机器翻译产品已投入实际应用,每天可高质量地完成约10万条飞行维修日志的实时翻译、译后信息处理;同时,针对医疗Al方向,成功研发出医疗机器翻译系统、电子病历结构化处理系统、医疗文本分析系统、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智能分诊问诊系统等,已为某全球性生物制药集团进行定制化服务;中科凡语还为国内某三甲医院定制开发了基于心血管疾病的辅助诊疗系统;此外,团队还承担了多项面向国家和政府重大战略需求的合作项目,实现了技术成功落地。

"备注:以上信息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并不是由该企业发布,如果有误,请联系客服微信修改。"

免费获得网络营销方案

* 姓名:
* 电话: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