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7日,上海家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得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清奇投资。
2016年2月5日,上海家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得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青松基金、磐石资本、和盟创投、迭代资本。
隐食家,是一个聚集食客和主厨人的分享型经济信息服务平台,探寻和邀请所有乐于分享厨艺的人成为隐食家,用家中的餐桌为其他人提供独特的用餐体验。致力于做到每个人都是隐食家,每个地方都是餐厅。
传统的餐饮模型是一贯的,租一个店面,装修完,聘请专业厨师,然后去经营;而“隐食家”做的是组合模型,线上的预约服务平台+线下的公共厨房+民间高手型的私厨。吃货们可以自由预约自己喜欢的私厨,也可以自由选择去哪个公共厨房用餐,甚至在这里成为一个厨子。
自2006 年回国创业起,“隐食家”创始人张帆已在社交网络和数字营销领域征战了近10 年,且成功问鼎国内社交媒体领域的Top 1。但在这个“不适合朝九晚五”的创客看来,这仅仅只是虚名,他真正享受的,是多元化的创业乐趣。而这一次,早已深谙互联网商业逻辑的他选择打造一个聚集食客和主厨人、通线上线下的“复式未来餐厅”,解决的不是有关于“吃”的痛点,而是“岂止于食”的消费升级。
“创立‘隐食家’的想法来自于我的一个好友,他的夫人到特拉维夫旅行,早上购物观光,晚上则通过一个名为‘EatWith’的平台,从当地最好的50 位厨师中自由选择自己中意的主厨,然后前往用餐。”张帆说,这种既可私享创意美食,又可了解当地本土风情,进而真正地融入到“土著人”生活中去的分享经济模式一下子击中了他。事实上,在社交媒体领域做到国内最大后,喜欢不断接受挑战的他一直在寻找新的创业方向,而这种“类Airbnb”的餐饮模式与张帆的想法不谋而合。
当然,张帆并不是个“任性”而为的人。在创立“隐食家”的背后,还有更严谨的商业逻辑。“传统餐饮的成本在这两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断提升的高租金引发了一波倒闭潮,不少老牌餐饮连锁也同样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观念同样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主打新鲜感与私密性的私房菜及私厨正在不断涌现。”
在“私餐饮”的一片蓬勃中,张帆看到了趋势;“食色性也,食是人永远在追求的事物之一。但国内目前只有大众点评这一个美食搜索平台,且并不提供完整的私厨信息与相关预订,挖掘美食的方法还有些贫瘠。”按照张帆的创业准则,做一个产品,如果既要教育消费者又要教育市场真的会很累,但私房菜及私厨在北上杭等地区已经具备了一定市场和消费基础,社交人士、商务人士、亲朋聚会还有很多吃货都在寻找不一样的消费升级体验,大众对于分享式经济的认同很高,且存在天然的平台空白。“再加之餐饮是一种高频消费。平台可以赚到钱,私厨本身也可以挣到钱,是不靠补贴烧钱也能真正挣钱的生意。”
于是乎,隐食家“互联网+私厨”的模式正式落地。张帆和他的团队开始风风火火地通过各种渠道“寻私试菜”,并邀请专业的美食品审团指导评鉴。“短短几个月,光秋葵这一种食材,就尝试了清蒸、酒糟、凉拌等等N 种做法”,在张帆“神农尝百菜”的甄选下,如今已有120 余家“过关主厨人”接入了“隐食家”的PC端及APP端平台。